20CrMnTi齒輪鋼滲碳后淬火處理工藝
20CrMnTi 齒輪鋼滲碳后淬火處理工藝
1、淬火的目的
淬火的目的是為了使過冷奧氏體進行馬氏體(或貝氏體)轉變,得到馬氏體(或貝氏體)組織,然后配合以不同溫度的回火,以提高工件的硬度、強韌性、彈性、耐蝕性和耐磨性等,獲得所需的力學性能。
2、淬火設備
氣體滲碳后零件采用從滲碳溫度隨爐降溫到適宜的淬火溫度,經一段保溫均熱后直接淬火(水或油)的熱處理工藝,因此淬火工藝與滲碳爐相同。
3、淬火溫度
淬火溫度:840±10℃。依據:20CrMnTi 為低碳鋼,加熱溫度 t=Ac3+30~50℃。
4、保溫時間
依據:公式 t= a × K × D t。K是工件裝爐方式修正系數,a是保溫時間系數(一般取 1.2~1.5 之間值),D是工件有效厚度該公式是淬火加熱、保溫時間經驗公式,當工件形狀簡單時,采用到溫入爐加熱,即公式計算出的時間為保溫時間。由于工件是滲碳后直接淬火,該公式計算的保溫時間依然適用。
5、冷卻方式
淬火冷卻方式為油冷。
6、淬火方式
單液油淬,淬火油:L-AN46 全損耗系統油(40 號機械淬火油)。淬入方式:垂直淬入,大的部分先淬入。淬入油后上下運動,再配合適當橫向移動以提高工件的冷卻速度。
7、淬火后的組織
20CrMnTi 齒輪鋼的熱處理工藝滲碳淬火后齒輪由表面至心部的組織依次為:馬氏體+碳化物(少量)+殘余奧氏體→馬氏體+殘余奧氏體→馬氏體→低碳馬氏體(心部)。
8、淬火后的硬度
20CrMnTi 軸經過滲碳處理表面 W(C)>0.8%時得到高碳馬氏體+碳化物+殘余奧氏體,具有高的硬度,硬度高達 60~66HRC,心部得到馬氏體+殘余奧氏體,硬度在 35~45HRC,經過回火處理后可以滿足零件的性能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