堅持依法依規,統籌推進產能化解
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,去產能是“五大任務”的首要任 務,鋼鐵去產能是一個長期的結構調整、流程優化、優勝劣汰的過程。按照6號文要求,嚴格執行環保、能耗、質量、安全、技術等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,達不到標 準要求的鋼鐵產能要依法依規退出。其中,環保標準是去產能的“利劍”。目前,仍有一些小鋼廠偷排漏排,躲過職能部門監管。這些企業噸鋼環保費用只需幾十塊 錢,而環保標準高的企業,環保費用高達一兩百元,中天鋼鐵噸鋼環保費用就達160元,造成企業間極大的不公平。集團2015年度噸鋼綜合能耗545千克標 煤(全國平均579千克標煤),噸鋼耗新水3.2噸(全國平均3.25噸),噸鋼排放二氧化硫0.85千克(全國平均0.88千克),各項環保指標處在全 國先進水平。因此,在推進產能化解過程中,一方面應強化環保執法約束作用,嚴格執法監管;另一方面,用差別電價、差別能源價格等方式迫使仍有差距的企業, 自覺改進;對于不符合行業政策要求的企業,堅決關停、淘汰。去產能最終要實現企業高效益、有活力。
應當盡快出臺財稅金融等落地支持政策,減輕企業負擔。鋼鐵行業化解產能一定會帶來資產損 失,轉型發展同樣需要大量資金支持。前不久,八部委聯合發文推動金融業增強服務能力,支持工業加快轉型升級,對鋼鐵行業中產品有競爭力、有市場、有效益的 優質企業繼續給予信貸支持,幫助有前景的企業渡過難關,這對符合條件的中天鋼鐵來說,讓我們更有底氣來應對嚴峻的市場挑戰。同時,今年5月份,即將全面推 廣建筑業、房地產業的“營改增”,將對企業帶來大規模的減稅,也為營造公平競爭提供了良機。
實體企業各類稅費成本仍然較高。董才平代表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,今年,我就帶來了一個《關于減免港口建設費的建議》,當前水路運輸中,國內貨物每噸收取4元港建費;國外進出口貨 物每噸收取5.6元港建費。2015年中天鋼鐵交納港建費超過8000萬元,占企業物流成本的10%,港建費在原料和成品的成本比重持續增加,給企業帶來 沉重負擔。為此,我十分期待,能夠有更多的金融政策、財稅政策、優惠政策落地落細落實,讓企業不斷增加政策的獲得感,真正為企業減負。